首页 新闻 财经 体育 房产 娱乐 汽车 时尚 科技 教育 旅游 健康

首页 > 教育

家长的“小红花思维”,藏着孩子没出息的真相

发布时间:2024/3/16 19:10:16

奖励是把双刃剑,它会给孩子动力,却也会让孩子失去为自己变好的机会。

被内驱力主导成长的孩子,才会产生刻在骨子里的自律和努力。

作者 | 枫子

前几天去朋友家串门时,她跟我分享了一个育儿小妙招:

一盒小红花。

只见她对着不想吃饭,一心看电视的儿子昊昊说:“把饭吃完就奖励一朵小红花,吃得快再奖励一朵小红花哦。”

昊昊立马关上电视,乖乖跑去吃饭了。

期间,朋友还各种花式夸,昊昊吃得更起劲了。

朋友一脸得意地告诉我,小孩子都是顺毛驴,教育他们,就是要夸,要奖励,他们才会听你的。

的确,夸奖能给孩子带来动力。

但看到昊昊搭个积木也求夸,系个鞋带也索要小红花时,我却不免有些担忧。

《驱动力》一书也指出:

外部动机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,但其效果会逐渐消失,更糟糕的是它降低了人们继续这项工程所需的长期积极性。

父母这种试图通过奖励、夸赞来调动孩子行为的“小红花思维”,看似是在激励孩子,实则是在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。

在20世纪70年代,美国心理学家德西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:

“你想过没,一旦你习惯用外在奖赏而非兴趣、好奇心奖励自己,久而久之,你就会发现,你已经买不起兴趣和好奇心了?”

为了回答这个问题,他做了一个实验:

他随机抽调两组学生去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,只不过,第一组被提前透露,解题有奖励,而第二组则什么都没承诺。

做题30分钟之后,他便让学生自由休息。

结果他发现:

无奖励组的学生,即便在休息时间,仍沉浸在解题的兴致中。

而有奖励组,虽然一开始特别努力去解题,但在休息时间,却只想着拿奖励,早把解题忘在脑后。

这就是著名的“德西效应”:

当一个人进行愉快的活动时,给他提供外在奖励,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吸引力。

教育也是如此。

当我们幻想用奖励来让孩子达到某项目标时,奖励,已经变成了一种行贿手段,在无形中扭曲了孩子真正的需求和动机。

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故事。

一个5岁女孩,绘画很有天赋,总是能画出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图画。

妈妈为了提高女儿绘画积极性,便经常以买零食、延长玩乐时间作为奖励,让女儿多学多画。

起初,女儿确实乐于每天多画几幅画。

但后来,女儿却和妈妈谈起了条件,不仅对奖励的要求越来越多,也完全没有了那份对画画的热爱。

很多时候,父母奖励孩子的初心,大抵是希望促进孩子的成长。

然而,所有的奖励,早已在暗中标好了筹码。

当我们通过奖励换来孩子短暂的配合时,也在不经意间牺牲掉了孩子原有的兴趣和内在的动力。

如果说,物质奖励像是行贿,口头夸奖,则像是操控。

美食博主@陈可沫曾分享过自己的亲身经历。

有一次,她忙着拍视频,便叫女儿给自己倒一杯水喝,眼看女儿就要把水端过来时,女儿却突然停住脚步,好像想起什么似的,问道:

“妈妈,给你倒水,是不是有夸奖的?”

她一下愣住了,反问:“如果我不夸你,你是不是就不打算把水端过来了?”

没想到,女儿竟脱口而出:“没表扬的事我可不做!”

女儿的话,如同一盆凉水,浇得她透心凉。

她因为从小在父母的打压和否定中长大,深谙其中的痛楚。

在为人母后,她就下定决心要让夸奖和赞美成为女儿生命中最亮的光。

平日里,无论女儿做什么,做得如何,她都会在一旁各种夸赞:

宝贝,你饭吃得真快;宝贝,你写字真好看;宝贝,你真的好聪明……

在她的赞扬声中,女儿确实听话又乖巧。

但这种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露:

女儿做什么事好像都是为了表扬,要是没表扬,就闷闷不乐;

平时,女儿也只听得进表扬的话,听不了半句批评。

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?

一位教育家一针见血指出:

“孩子做事起初,并没有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在做的事,他只是享受其中;

父母频繁的夸奖,却让他把注意力,从事情本身转向了别人对他的评价,从本来的‘我想做’变成了‘想让父母满意’。”

说到底,夸奖的本质,是父母对孩子的操控。

无形中,让孩子把外在的夸奖作为了自己的目的,并确立自己的价值。

这个过程,孩子的自主感下降了,受控感增加了,原本的内在动力也就被削弱了。

看到这里,有些父母可能会疑问,不能夸,也不能奖,那应该如何驱动孩子呢?

山东一位叫孔凡静的妈妈给出了答案。

一天,儿子回到家里,突然问她:

“妈妈,我考了100分,你怎么奖励我?”

她很疑惑,自己从未对儿子承诺考好了会有奖励,儿子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要求?

儿子却反问,班上的同学考好了都有奖励,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奖励?

妈妈的一番话发人深省,她说:

“你学到了东西,取得了成绩,受到了赏识,内心也得到了愉悦,这本身就是最高的奖励啊!”

拒绝二次奖励,让孩子去体会,感受,并享受学习本身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,让内驱力自然成长,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驱动。

还记得谷爱凌吗?

一直以来,妈妈对她的教育都是不干涉,不强迫,多体验,多享受。

所以,即便学习很难,她却享受解题的快乐,一年就读完两年的课程,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斯坦福;

即便训练很苦,她也沉浸在飞翔的爽感中,每天坚持滑雪训练,不管刮风下雨,还是发烧受伤,从没有喊过一句苦。

她说:“虽然累,但是乐在其中,我觉得这是每个人在为自己的爱好付出时都会有的感受。”

是啊,因为喜欢,所以一往无前;因为获得成就感,所以就更喜欢。

刻在骨子里的自律与努力,是因为心中翻腾着热爱的火花。

《内在动机: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》书中有这样一句话:

正确的问题不是“人们如何激励他人”,而是“人们怎样才能创造条件让他人激励他们自己”。

把它放在教育中就是:

我们的重点不是如何激励孩子,而是如何创造条件让孩子激励他们自己。

唤醒孩子的内驱力,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。

1. 用鼓励代替夸赞

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指出,夸赞,虽然一开始对于孩子明确努力方向,是好用的,但本质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“操纵”。

我们要为孩子提供的应该是非干涉性的援助,也就是“鼓励”——发自内心的认可。

家庭教育家王宏就曾提出“鼓励三段论”,帮助父母们塑造孩子。

第一步:客观描述你所看见的好现象,如:妈妈看到你写作业特别认真,都没有分心。

第二步:描述你的积极感受,如:妈妈觉得很高兴。

第三步:总结孩子值得被鼓励的地方,强化正确行为。

如:你能克制住自己,一心一意完成作业,这就叫自律,你一定很为自己骄傲。

父母的这份关注与看见,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,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和克服困难的信念感。

一份真诚的鼓励,就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助推器。

2. 用庆祝代替奖励

江苏宿迁,曾有一位爸爸,为庆祝儿子考了7分,竟然放了一车烟花来庆祝。

当时,很多人对此啼笑皆非,才7分而已,家长就买了1000多块钱的烟花庆祝,这家长的心得多大呀!

但爸爸的回答,却让人觉得很暖心。

原来,儿子成绩一直不太好,考试经常得0分,这次竟然考了7分,取得了进步,他便想着庆祝一下,表达肯定。

而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
儿子下一次就考了57分。

从0分到7分再到57分,爸爸无比高兴地告诉大家:

“他现在特别认真,他自己激励自己。”

庆祝与奖励不同,奖励是事前的利诱,容易导致孩子过分依赖外部奖励。

庆祝,则聚焦于孩子当下的成就感和满足感,是对孩子付出努力,克服困难,取得进步的肯定。

父母为孩子的每一次喝彩,都如同阳光洒在幼苗上,会给孩子力量和信心,点燃他们内心的小宇宙,释放无尽的可能。

教育家尹建莉曾说:

“孩子内在动力本是与生俱来的,可父母却在日积月累的岁月里,用错误的方式破坏孩子的内在动力。”

保护好孩子的内驱力,是父母的必修课。

比起用奖励利诱,拉着孩子奔跑,让孩子享受事情本身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,更能让孩子跑得远;

比起用表扬操控,推着孩子努力,让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,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认同,更能促进孩子成长。

一个孩子,只有真正地被关注,被看见,被赏识,他才能生出无限信心和勇气,克服困难,迎接挑战,活出自我。

点个赞吧,让我们一起努力激发孩子的内驱力,育儿路上不焦虑。

推荐阅读

泰国5大特色美食,还没尝过就白来泰国了泰国必吃!如果您要去泰国,这些小吃您必吃!值得拥有。NO.1 泰国的“国汤”,冬阴功汤几乎每家餐厅都会供应,而且各有特色,冬阴功汤从泰语翻译而来【详细】

看完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一集,我终于明白,龙洋比董卿差在哪儿024年广大诗词爱好者们翘首以盼的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终于要与我们见面了。这档由央视精心打造的文化盛宴,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,更是【详细】